在天人研究學院第一期先修研究班結業典禮講話

維生首席.發佈日期:2006/09/03

  恭喜天人研究學院第一期先修研究班同奮完成第一階段學業,因為學無止盡,所以不是結業。

  在先修研究班之後,研究學院還有進階的學程,一開始研究學院是希望建立成宗教學院,成為國家教育體制的一環,但是大的教育環境改變了,現在在台灣的大學有一百所以上,有些大學已經有招不滿學生的窘況,因此宗教團體是否需要成立屬於教育體制內的宗教學院,也會面臨到很大的考驗。天人研究學院經過謹慎的評估之後,決定先採取與北京大學合作研究教育的方式開始,在北京大學設立道學所,與研究學院的道學所合作交流,研究學院還可以在台灣選擇適合的大學進行合作交流,應用台灣與大陸現有的研究教育資源,以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天人實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同時研究學院本身在建立先修研究班之後,也將在各教區內,首先是在台灣省掌院內成立學院分部,使得各教區的同奮都能很方便參與先修研究班的學習。

  天帝教的宗教學術稱為天人實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屬於理論,是天人文化的教義體系。

  第二部分屬於實踐,是天人合一的修持層次。

  第三部分屬於教化的落實。

  天人實學的源頭來自於中華傳統歷史文化,師尊在《教綱》的附錄中說:

  綜合以上列舉證驗的神蹟事實,在在均證明 天帝愛我中華民族,尤其愛我中華文化的老根,因為中華文化就是 上帝的真道,而中華文化的老根正厚植在今天的台灣,所以吾人必須在台灣順應自然,迎合天心,負起復興上帝真道–天帝教的責任,方能化延核子戰爭,拯救天下蒼生,方能進而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教綱》第三0七頁

  從師尊所指出的方向,我們可以說天帝教的教義、典章制度、修持方法與奮鬥精神,源頭是來自於中華傳統文化。

  師尊又說:

  應運而興的為一本萬殊,萬殊一本,無中生有,包羅萬象的上帝之教。上帝之教是以中國儒家生生不息天心之「仁」為中心思想,以仁存心,體天地好生之德,以仁接物,悉合聖人救世之心。「仁」即是愛,就是由親親仁民的愛,擴充為民族愛與人類愛,推而及愛物。《教綱》第二八0頁

  上帝真道以儒家思想的親親仁民為基礎。

  普天之下,天帝之教,只有一種最高信仰,並不拘守一種宗教,於各大宗教之精義,兼收並蓄,融會貫通,且與科學相結合,創訂適應時代需要的共同認識,建立一致正確的道德標準。承 天帝之道統,其教主為始祖 天帝,以真理為依歸,其目標為天人大同。   《教綱》第二八一頁

  天帝之教以中華文化為中心,而且是將哲學、宗教信仰與科學結合在一起發展。

  天帝之道,重在先盡人道再修天道,效法天帝的天體運行,積極向天奮鬥,向自己奮鬥,篤踐力行,潛心學養,雙修性命,求得聖凡平等,以達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的終極目標。《教綱》第二八一頁  從天帝之教到天帝之道,就是以中華道統歷史文化為中心的教化,上帝真道與中華文化完全結合在一起。

  《中庸》卷前有一篇序言: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說《中庸》是孔門的心法,子思恐怕這個傳承因為時間久遠之後流失了,所以留下文字傳給孟子,《中庸》始終是一個道理,一本萬殊,但分散在每一個角落都可以歸回到這個理,最後是萬殊一本,放大到整個宇宙,小到最細緻的地方,都可以實際運用這個心法,可以終身學習。

  在這裡肯定「實學」是儒家傳承的心法,是儒家從入門到希聖希賢的道理,但是一定要以實踐來完成,所以稱為「實學」。明末清初的學者如顧炎武先生等,檢討明朝政權崩潰的原因?以為是因為多數的讀書人只談心學,空談心性修養,失去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實行儒家思想的過程,不是空談的理論,必須要實實在在的實踐,所以這些憂國憂民的學者們就提倡「經世實學」,主張學術要通過實用的過程,才能有助於人群社會,顧炎武先生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師尊要求天帝教的同奮:不能做一個自了漢。這是天人實學傳承中華文化一以貫之的道理。

  天人實學不是空談理論的哲學,不是玄思冥索的玄學,而是要一步一腳印實踐修行,實學就是實踐、實用,通過實踐過程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完成。

  因此,我們可以說天人實學的基本精神,在於:

  一、實事求是。

  二、學以致用。

  三、積極進取。天帝教奮鬥的精神就是實學的精神。

  天人實學還要有開闊的胸襟,才能真正達到師尊所指出的「宇宙境界」:

  吾人為啟迪後世繼續不已朝著宇宙境界探求天人之間永無止境的最後真理。《新境界》第四頁

  在此自然界生化不息,精神物質同樣不滅之循環過程中, 上帝於自然與物質之間自有運用媒介自然與物質之權威,並指揮逐級神媒施用「壓」「挾」之神能力,此為極初靜居深山參悟宇宙境界的心得。 《新境界》第六頁

  吾人對於宇宙本體的肯定答案,究將為何?這是一個隨時代而演進,對探發宇宙真理,參悟宇宙境界的認識問題。 《新境界》第一二七頁

  人類必然共向理想的宇宙境界繼續不已的奮鬥,探發宇宙最後究竟,由世界大同而促進天人大同的早日實現。  《新境界》第一三二頁

  師尊在「新境界原序」中提出:「吾人在宇宙中,宇宙在吾人中」。這是宇宙境界的天人合一。在民國七十年發表的「從宇宙生命談肉體生命與精神生命」一文提出「宇宙生命」,將宇宙境界落實在宇宙生命,宇宙生命的宇宙境界是天人大同的境界,在達到這樣的宇宙境界之前,還有一個天人合德的聖人境界,是中華文化,尤其是儒家積極追求的聖人境界,天人實學以天人大同的宇宙境界為終極目標,與中華文化歷史的長河連結,共同提昇走向宇宙境界。

  各位同奮現在的先修研究已經是入門了,將會逐次的一門深入,最後都能進入到宇宙生命的宇宙新境界。恭喜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