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年度傳道使者、傳教使者、正宗靜坐複訓班開訓講話

維生首席.發佈日期:2000/07/10

  八十九年度傳道使者、傳教使者、正宗靜坐複訓班今日正式開訓!

  師尊證道之後,在我三年前拜命第二任首席使者的時候,我就在此地向全教同奮、也是向教主 上帝、向本師世尊承諾:公元二000年六月天帝教再出發。因此,在今天複訓班開訓的第一天,對公元二000年六月再出發的承諾,我準備分從回顧與前瞻二部分一方面作檢討,一方面作規劃說明。今日先談「回顧」。

  師尊是在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廿六日證道,至今是五年六個月,回顧過去五年半的時間裡,我們突破了什麼危機?做過了什麼努力?

  我認為:五年六個月來,我們已突破了三個危機:第一是三信危機,第二是宗教危機,第三是中興危機。

  在師尊證道之前、之後,多數的同奮都是基於對師尊的尊敬、崇拜,以及師尊的道德、道心、道功、道行的感召,以一分感情的執著為天帝教在人間奮鬥,但是師尊證道之後,有一部分的同奮產生了三信危機,也就是信仰、信心、信任危機:

  一、信仰危機。在師尊帶領我們奮鬥的十四年,師尊是以自己的宗教經驗與歷程以身作則,以心為教,一心一意投入天帝教重來人間的建教大業,奮鬥的成長是由於師尊全心的投入與對同奮全心的關懷,大部分接受師尊調教的同奮,對天帝教化的信仰仍然是很薄弱的。

  二、信心危機。師尊在人間的時候,同奮都就像在一棵大樹下,只要追隨在師尊的身邊就可以得到師尊的庇佑,這種信心形成一種依賴,當師尊證道之後,信心遂即動搖!

  三、信任危機。有同奮認為師尊證道之後,帝教同奮不可能再有人一如師尊一樣地有完美的道德、道心、道功、道行,來帶領同奮繼續奮鬥,於是形成了信任危機。

  在這樣的危機之下,我以兢兢業業的信念,受命代理首席使者的職務,正式向全教同奮提出三個堅持不變:

  第一個堅持不變,是永恆信仰的主神不變。上帝的道統絕不因師尊證道而有任何的改變。

  第二個堅持不變,是建教憲章的精神不變。建教憲章就是師尊手訂的《教綱》,是天帝教組織法統千秋萬世的基本原則與精神。

  第三個堅持不變是昊天心法的傳承不變。亦正是師尊留給我們的炁統傳承不能變。

  我們以這三個堅持渡過了三信危機,並建立起師尊證道後傳承的道統、法統、炁統。

  第二是「宗教危機」。在師尊證道後的第二年,台灣社會就發生了宗教危機,僅管只是一種藉由宗教之名的團體內部引發的社會問題,但是所有的正信宗教也都面臨了社會的考驗,都受到直接、間接的衝擊,天帝教也一樣經過一場宗教危機的洗禮。

  一、我們確切地落實宗教學術的共通原則,所認定正信的宗教所具備的八個基本條件:

  (一)永恆不變的信仰主神。

  (二)自成體系的教義理論。

  (三)累積體驗的修持心法。

  (四)獨具特色的禮儀規戒。

  (五)符合時代的教會組織。

  (六)遠遠流長的教史記錄。

  (七)經驗傳承的教育訓練。

  (八)時代特質的終極關懷。

  天帝教永恆信仰的主神是上帝,是道統的傳承,有獨具特色的教義《新境界》與基本經典,有累積經驗的修持心法,即是師尊傳承的昊天心法,有獨具特色的禮儀規戒,就是天人禮儀,有教會組織體制,以《教綱》為憲章,有淵遠流長的教史,有經驗傳承的教育訓練,有時代特質的終極關懷,使我們與各大正信宗教同步前進。

  二、天帝教依據師尊「正大光明」的教訓,以「正大光明」作為天帝教組織文化,正大光明就是透明化,包括:

  (一)財團法人的合法組織。

  (二)教財會計的透明作業。

  基礎就是正大光明,財團法人天帝教是一個合法的組織,師尊說:宗教組織最忌藉道斂財、藉道斂色,所以天帝教自己要求成立財團法人。如果有一天財團法人解散了,所有的財產歸屬社會所有,不屬於私人,這就是正大光明的宗教組織。從師尊證道之後,我堅持我們每年的預算、決算必須通過會計師的簽證後再報到政府主管機關,擴大財務正大光明的透明功能。

  不僅財務如此,組織也是如此,我們有沒有對內向同奮講一套,對外向社會大眾講另外一套?沒有!我們對自己同奮怎麼講,我們也對社會大眾怎麼講,這就是正大光明的透明化,是師尊留下來的制度,也是師尊留下來的精神,讓我們更堅持的走下去,通過宗教危機的洗禮。

  三、最後就是「勤儉建教」。在台灣社會面對宗教危機的階段,台灣的經濟也面對最大的衝擊,有很多的產業外移、資金外流,經濟日益蕭條,天帝教的所有來自於同奮,用之於同奮,必須勤儉建教,勤儉建教的方法就是精簡,組織要精簡,人事要精簡,費用也要精簡。我們回顧那段時間,我們都能切實地做到。

  第三個重大危機是「中興危機」。師尊證道了,我們同奮在人間要為弘揚上帝的真道繼續奮鬥下去,我們還要繼續完成師尊留下的救劫、弘教未了的天命。所以我以首席使者的責任作了三個重要的決定:

  一、「動則有功」。組織不能靜止,靜止就是保守,不往前發展就要被淘汰,必須要動起來,且要不斷地動,但是不能夠盲動,而是要有計劃、方向的動,依據《教綱》的原則動,成敗的責任由我承擔,我向大家提出:「不要怕錯,就怕不做。」要改變「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保守做事的態度,因為不做就是不動,不動就是停滯,就會被淘汰,錯沒有關係,錯要認錯,接受挑戰,接受批評,願意改,不要怕錯,只怕不做。不做就會落伍,所以我們在這幾年當中,不斷的精簡、不斷的改革、不斷的落實《教綱》,單純為了精簡極院的組織就經過四次的調整與改革,不怕錯,錯了就改,因為「動則有功」就是奮鬥的基本精神,奮鬥就有收穫。

  二、「行穩致遠」。我對「行穩致遠」有三句話說明:「腳步跨得小,腳跟踩得牢,行動走得穩。」在這五年多來,我們的步子跨的小,並不是保守,而是要「行穩致遠」,起步的時候要一步一腳印的走,一步跨出去了,等到腳跟踩牢了,才移動第二步跨出去,只要不斷的動,積小步為大步,十個小步是一個大步,十天一個小步,一個月就跨出了三個大步,然後可以繼續師尊的腳步在人間持續走下去。

  三、「累積資源」。這是勤儉建教的基礎,在師尊證道之後,相信在座各位同奮都有親身的體驗,由於兩岸的危機,由於台海的衝突,台灣的經濟環境愈來愈蕭條、愈來愈低落,天帝教是同奮共有的宗教,天帝教的資源來自於同奮,必須要用的錢當然要用,必須要省的錢更要省,對累積資源也有二個基本的原則:

  (一)一點一滴的節儉累積。

  (二)一步一腳印的勤勉行動。

  通過「動則有功」、「行穩致遠」、「累積資源」三個努力方向,我們渡過了中興的危機。

  在歸納出三信危機、宗教危機、中興危機的三個危機之後,在這五年六個月當中,我們做了什麼?我們是以「建」、「簡」、「儉」、「實」四個基本原則走過來的:

  第一、「建」。依據《教綱》建立天帝教成為一個有制度、有組織的宗教,我們要建立可久可遠的制度,也要建立透明化的組織,第一次樞機會議的時候我就主張樞機使者會議應該是屬於民主的合議體制,結合集體的智慧、集體的力量面對挑戰、發展組織,依據這樣的想法,提出組織結構三模式:

第一個模式是平等模式,以平等模式建立合議的體制,集體的智慧、集體的力量通過合議形成共同的意見,在會議之中都是平等的,才能在會議上可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貢獻出一己的智慧與力量。除了樞機使者會議之外,傳道使者團的體制也是合議的體制。

  第二個模式是層級模式,以層級模式建立執行的體制,管理系統要分工合作、充份授權,才能夠完成層級的執行任務,首先減化組織結構,將五個層級-極院、始院、主院、掌院、初院轉變成的二個層級-極院是決策機構,教區是執行機構,形成了極院與教區的層級執行制度。

  第三個模式是協調模式,以協調模式建立和諧的體制,在極院是首席使者,在教區是主任開導師,經過合議討論後交付執行。如有問題,就由首席與掌教進行和諧的協調。這就是「建」,而且是需要長時間的建設。

  第二、「簡」。第一階段是精簡組織機構,極院一直到了八十六年十月廿五日通過第三次精簡,完成了第三階段的組織人事精簡,回歸教綱,以樞機團(包括傳道使者團)、內執本部、天人研究總院做為極院的三核心,專職同奮精簡成廿二位,每月使用經費以新台幣一百一十萬元為上限。

  第三、「儉」。儉就是節儉,先停止極院的建設,現在要建設清涼精舍,只是將在台中的精涼精舍出售,以同一筆經費在來鐳力阿道場蓋清涼精舍,以清涼精舍維持三個功能:李氏家殿、坤院活動場所、教史中心。然後做到預算、決算制度化,所有的支出透明化,一切公開,通過會計師簽證,定期公布教財,在平時珍惜每一分錢的使用。

  第四、「實」。實就是落實、實踐。

  落實教義的研究與天人合一的修持。

  落實師尊心教、言教的思想與精神。

  落實教育與訓練的制度,從民國八十四年開始正宗靜坐第十四期,一直到昨天,正宗靜坐第廿一期結業。八十四年開辦第五期師資高教班,八十五年開辦第六期高教師資班,八十七年、八十八年分別開辦第一期、第二期傳道、傳教班,落實人才的培育。

  落實宗教的生活,以「家為教本」為目標。

  落實神職人員、教職幹部的行動,以「先之、勞之、無倦」為行動準則,樣樣事情走在前面,樣樣事情比別人先做。

  回頭看來時路,有歡樂,有悲哀,這一段悲歡的日子我們走過來了,下一步就在公元二000年的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