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人生短暫,真理永恆

清虛宮弘法院教師:

民國七十七年戊辰十月廿一日

  知識越是豐富,便會覺得本身越渺小。古代的人以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點,人類則是地球上的萬物之靈。但是科學家發現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個小星球,是圍繞太陽轉動的,而宇宙浩大,無邊無際,那麼地球與宇宙一比較,只是一顆不太亮的星點罷了,生存在其中的人類,是何等的渺小,壽命也不過數十年。

  可是眾生卻在這狹小的地球上,勾心鬥角,你爭我奪,把本來清淨的地球,搞得烏煙瘴氣,所有的這些紛擾,便是人心我執、自私自利在作怪了,無怪乎上蒼嘆息,降下風暴,烽火四起,眾靈不安。

  問:既然人生是短暫而不安的,是否有方法可以解脫?

  答:人生就是因為充滿了「無明」、「慾望」、「貪念」、「我執」、「我慾」,才會變得束縛和不能自由自在,為了超脫物質以及精神的牽制,便必須斬斷痛苦的根源:「煩惱」與「執著」。孔子以仁道來發揮推己及人、無私無我,天下為公的精神,正是一劑對症下藥的良方。道祖老子的「清靜無為」是思想中心的內容,「天地與我合一」、「萬物和我不分」,加上「積極服務的人生觀」,以期能達到合乎修道人中心不動,外緣不變的目標,這便是孔子所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具體作風,到了此地步,不但能自我解脫,並且是人間仙佛了。

  問:印度的宗教,是複雜而迷信,佛教已失去其原本的真正面貌,而變得支離破碎,那麼原始佛教是個什麼形態?

  答:當時的印度含有極為迷信與愚昧無知的宗教儀式,故佛陀以親身體驗,身體力行,用理智的修行方法,摒除苦行、飢餓、自我虐待的無知,故在原始的佛教中,是以精神突破為重點。對於持咒神變,感靈、祈安拜斗、祭拜天地,一切之活形活現,奇術幻變之信仰皆不受納。

  依修行的原則:全在於心法的體悟,後世佛法的所謂經咒、拜懺、超拔、光明燈、乃應世俗方便。引人入悟罷了。

  問:佛教講慈悲布施,是忍辱無私的,請舉例說明好嗎?

  答:好的!

  白隱禪師在修行的道路上是多災多難的,但是他仍然精進不懈,有一次在他住所附近的婦女,由於暗中與男友發生曖昧的行為,因此而生下一小孩,父母逼問之時,她竟然說謊說與禪師相好而孕生的。當時許多人對禪師極不諒解,皆以妖僧視之,而禪師亦不辯白,反而為了此女與小孩的處境艱難,而收留並撫養他們,如此一來,倒讓禪師成為眾目所視,惡名昭彰的大罪人,這時白隱禪師的心境是何等的慈悲!何等的忍辱!終於這女人的良心發現,乃和盤托出事情的真相,洗清禪師的惡名。

  他不但能慈悲心布施,更能為別人含辱忍垢亦不覺惋惜,這種捨心捨身的菩薩風範,即是佛教的真意。

  問:佛教講到最後是自性自發,超乎神、佛、仙、聖、別人的依賴,簡而言之;就是自利利他,自覺覺人,自助天助了。是吧!

  答:在人世的生活上,是必須自助自立的,對於別人和親朋的依賴,是不能長久也是不可靠的。在精神上的信仰先是依托神佛,但是必須逐漸解脫內心的依賴性,而達到「心即佛、佛即心」的境界,才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根」。

  對於神明的依賴,是信仰祂的真理,人心善變,真理永遠不變,佛陀以慧眼觀人心,洞悉眾生皆有佛性,個個都是未來佛祖,是開示許多法門,要眾生自悟自修,發掘心中的佛性,是科學而不迷信的,是理智與合乎人倫道理,故佛教一傳入中土,便與儒家思想相互配合,由孔門之「仁」,達到「至善」與「佛性」無二的地步。

  曰:眼耳鼻舌身意識,外緣染情末那識。

    因果種藏阿賴耶,蠶絲作縛吐絲盡。

  學子們:

  您們應當明瞭吾等教師們苦口婆心所談之至理,希望各位超越一般修行的迷惑,到真正完美的人格!

  我們以自問自達的教導方式,文淺而意深,請學子能時常參研,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