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傳道使者、傳教使者訓練班暨九十三年度天人交通體驗營開訓典禮

維生首席.發佈日期:2004/07/07

  現在宣佈天帝教第五期傳道使者、傳教使者訓練班以及天人交通體驗營始業!

  各位同奮暫時放下繁忙的人道,來到天曹鐳力阿道場參加五十五天的傳道使者、傳教使者訓練,這是無上的法緣,各位同奮亦應該放下塵緣,一心向道。傳道使者、傳教使者的訓練在教內稱為五十五天閉關,事實上,閉關是非常嚴肅的宗教體驗與經驗,「閉關」的本質稱為「壁觀」,是宗教大師們自我啟發的宗教經驗與宗教行為,在宗教史的記錄,有三位大師通過「壁觀」,都成為宗教生命重大的轉化關鍵:

  第一位是菩提達摩,他是南印度斯里蘭卡人,帶著楞伽經來到中國,先在江南雲遊訪問,然後從江南到長江以北,進入河南嵩山少林寺,在少林寺的山洞裡壁觀九年,有人問他:你從印度到中國來,是為什麼?他說:我要尋找一個不欺騙人也不受人欺騙的人。不欺騙與不受人欺騙的人就是一個有人性尊嚴的人。他留下十六個字–「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他說:世間的事都是虛妄,有形有象都是虛妄,在虛妄中行道,稱之為「捨妄歸真」。而「凝住壁觀」是將自己心裡的一切面對內心的懸崖絕壁,當自己的心像一匹失控的馬在山路間奔馳,在落入懸崖前自己勒住,就是「凝注壁觀」的境界,一般人的內心世界都是「心猿意馬」,能夠「凝住壁觀」才能夠守住本心本性,「無自無他」就是「無人無我」,也是「物我兩忘」,「凡聖等一」就是聖與凡平等。菩提達摩在「修道二法門」中提出修道的二條路,一是理入,一是行入,一是通過知識入道,一是通過行為、實踐入道,雖然修道有二個法門,但都是要「無愛憎,無得失,無悲懼,無是非」,這是「無自無他」的境界。

  菩提達摩在嵩山少林寺九年的面壁,開啟了佛教的禪宗,成為中國禪宗的第一代祖師,這樣的壁觀是一樁要捨棄物我,更要看淡生命的大事,這是一位佛教禪宗大師所作壁觀的宗教體驗行為,一般則是稱之為「閉關」。

  第二位是在元朝全真派的祖師王重陽,他生活在宋末元初動蕩不安顛沛流離的社會中,他四十八歲的時候,在西安終南山邊的盩厔縣,自己築了一座墓,在墓前立一塊「活死人墓」的碑石,然後完全在墓裡壁觀三年,三年後從陝西走向山東,在山東以馬丹陽、丘長春等北七真開啟了道教全真派。他也有十六個字:識心見性,除情去欲,忍辱含垢,苦己利人。他認為:「識心見性」要從「修性了命,游心物外」做起,在傳統道家的修持中有先修命或後修命的說法,王重陽祖師開啟了先修性再修命的法門,先修自己的心,然後再修肉體的性命。第二「游心物外」,心超越於物質之外,心淡然處之在物質世界之外,才能識心見性。他又說:識心見性需除情去欲。只有認識自己內心的人才能真正達到修性了命的境界,人的內心最大的考驗,一是情,一是欲,所以識心見性要除去七情六欲。去除七情六欲的方法是「忍辱含垢,苦己利人」,忍一切的恥辱,以「苦己」來「利人」。他以三年的時間在活死人墓裡壁觀,最後他說:修道既要從「知中見」,更要從「行中見」。修道是從行為實踐中體驗。

  第三位是明朝開創心理學陽明哲學的王陽明先生,陽明先生三十七歲的時候被貶到貴州龍場驛,那是一個非常小的驛站,只有一位老兵,二匹瘦馬,他是驛站的站長,稱為驛丞,他去了之後,自己修了一個石棺,讀書、睡覺都坐臥在石棺裡,一共七年的時間,有一天晚上他突然驚醒,心有所悟,提出:我性俱足,知行合一。陽明先生以聖人做為人生追求的目標,認為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學而做到聖人的境界,他突然間開悟,認為人人的內在都有著聖人的種籽,所以「我性俱足」,每一個人都有本性,本性就是「良知」,所以每一個人都有良知,是與生俱來的,不必外求,重要是要做到「知行合一」。他說:每一個人的良知都知道要孝順父母,但是因為受到物質的牽引,改變了良知。「知行合一」就是知道了就應該立即去做,王陽明先生以三十七歲到四十三歲這七年生活在石棺裡壁觀,開啟了宋明理學的陽明哲學。

  從菩提達摩到王重陽到王陽明,儒道釋三位大師,他們的成就都來自於一般稱為「閉關」的「壁觀」,這是突破自己、變化氣質的重大關鍵,壁觀是宗教大師們的行為,而閉關是後學宗教徒進取的方法,閉關五十五天讓我們同奮得到「二度重生」,在五十五天後,過去的種種猶如昨日死,未來的種種譬如今日生,二度重生是脫胎換骨,是氣質變化,成為天帝教的天命救劫使者,通過五十五天的閉關,以生命的二度重生做為向自己奮鬥的目標。

  六月廿四日我到西安,準備上華山,然後由西安轉蘭州,前後十天,完成最後一次的尋根之旅。

  廿五日去華山,先上北峰,會合在北峰頂有四十幾位天帝教同奮,一起持誦九遍廿字真言迴向,我跪下來向華山辭別,向華山的天地致上我最高的謝意與敬意。到北峰絕頂可以體會師尊以那麼大的氣勢承擔起華山天命,有登華山而小天下的感受,華山真是一柱擎天。

  在六十八年前,我們全家跟隨師尊上華山,先住在北峰二年,當時我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孩,但是我對北峰一直是歷歷在心,我重新尋找當年師尊與北峰有關的地方,第一是師尊到了北峰之後,曾經在北峰絕頂修藏經閣,只完成了現存的地基,抗戰開始,難以為繼而停工,第二在北峰有一棟五層樓石造建築,現在還保留有完整的全部,當時是我們四兄弟曾經在那石屋裡讀書,我在北峰頂處指出了維公樞機失足掉落山谷的地方,在老君犁溝上的齊天洞,師尊親書鎸刻的「齊天洞」三個字還在,祇是「陰陽柏」、「將軍松」都已毀在劫火。我也指出北峰東邊王刀嶺出現神燈的位置,指出香爐峰下白雲峰正確的位置,在我的記憶中,六十八年前的北峰的西山是北斗坪,在北斗坪的山頂有二個妙景,一是金龜戲金蟾,現在依稀還可以看到金蟾,但是金龜不見了,還有獅子滾繡球,那麼大的景觀現在竟然完全看不到了,另外北峰面對南峰下邊有一個洞,當年稱之為水濂洞,水濂洞的旁邊有二個圖形,稱為和合二仙,也不見了,東峰又稱為朝陽峰,每天太陽昇起來時先照在東峰,東峰有一個巨靈掌,就像一個大手的手印,也沒有了,經過六十八年時間,舊時的山河已經完全改變了,我有很大很深的感慨。

  我站在北峰頂朝山下看,一邊是黃河,一邊是渭河,師尊在《清虛集》第一首歸隱華山的詩中有:「萬里黃河環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就是描述從北峰絕頂看下去的景色,關中平原一覽無遺,但那一天山下的煙霧迷漫,真的是紅塵滾滾。

  從這樣的地理位置體會登華山而小天下,地靈人傑,師尊因著那樣的地緣承擔起「以天下為己任」的華山天命,因為師尊有向自己奮鬥、向自然奮鬥、向天奮鬥的開闊胸襟,師尊在《清虛集》有一首詩:早與天公訂合同,一片淨土留關中,十方三界齊擁護,豐鎬重開太平風。我們在北峰頂完全感受到這首詩的氣勢。

  第二天有同奮上大上方,好艱難的攀登,從北峰有小天下的氣勢,到了大上方就是進入到一個天然形成的絕地,四面環山,師尊就是在大上方壁觀六年,我認為師尊也有壁觀的十六個字–「心物和合,聖凡平等,自然無為,正大光明」:

  「心物和合」就是心物一元二用論,師尊在民國五十年寫的《新境界》原序中,將心物一元二用正式定為「心物和合一元二用」論。

  「聖凡平等」是天帝教教義《新境界》的終極目標。

  「自然無為」是昊天心法。

  「正大光明」是師尊一生做人、做事、傳道、傳教的基本精神,也是宇宙大道基本的精神標誌。

廿七日、廿八日我在西安市區,我八歲到西安,一直到十九歲離開,有十年的時間,但是現在我在西安認識、熟悉的地方都沒有了,通通變了,我內心感到非常的黯然。

  廿九日從西安去蘭州,六十年前是甲申年,今年又是甲申年,六十年前我十八歲,追隨師尊到蘭州行道,師尊從西安出發,經過寶雞,越過秦嶺,兩當、天水、華家嶺到蘭州,在蘭州停留二百廿二天的時間,這一次我再到蘭州,蘭州真得變了,六十年前的蘭州只有二十萬人,現在的蘭州有三百四十二萬人,六十年前的蘭州只是一座小城,現在是將蘭州舊市區與週圍的三個縣合併成為蘭州市,蘭州舊有的建築都沒有了,現在的蘭州就像台北、上海一樣的都會,高樓林立,在我的記憶中,六十年前的蘭州城是沿著黃河邊,天人教在蘭州的掌院就在白塔山下馬家石溝,當我六十年後再一次從白塔山往下走,我看到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蘭州。

  七月一日、二日在蘭州,參加宗教哲學研究社與中國社科院宗教所合辦的宗教哲學學術研討會,這一次還同時與蘭州大學合辦,二天之中有四十幾位學人發表了四十八篇論文。

  最最難得是我遇到了一位故人,是一位當年蘭州同奮王治岐將軍的女兒,當時我十八歲,她十七歲,她父親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將軍,母親是一個非常能幹的廣東小姐,後來被劃分為右派,在大陸文革的前後死了,她們兄弟姊妹六人現在留下了三姊妹與一個弟弟。

  我也在白塔山上向黃河拱手,告別黃河,告別蘭州,與在華山是一樣的心情。

  我在從蘭州回西安的火車上,想到當年師母支持師尊到西北弘教的過程,當時維剛只有二歲,維光五歲,維公七歲,我是九歲,師母帶著四個小孩從上海到西安,坐火車是在正月初九上帝聖誕日那一天啟程,一直到陰曆十五元宵才到西安,想想這一路走過來的經歷,我真是感慨已極!

  說明我此行的心情,我要告訴各位同奮,在五十五天裡,我會盡心介紹師尊一生的精神,介紹師尊的炁統傳承,幫助同奮去學習、去體會,在一代一代的傳承中,我要為天帝教的同奮盡心,做到我應該盡的責任。

  我想對同奮以「本師的精神傳承」十七講,將包含了二部分,一部分是昊天心法,一部分是天人實學,師尊一身兼具了中華文化裡儒家、道家的特質,以默運祖炁的第一句「浩然元炁」為例,就是結合了儒家與道家的精神,儒家講「浩然正氣」,道家講「天地元炁」,師尊將儒家、道家的精神結合在一起,構成「浩然元炁」,我有責任將師尊的身教、心教、言教傳承下去,再根據師尊的指示,結合宗教、哲學、科學,貫通在天人實學之中。

  另外我還要在「三期末劫暨春劫行運研究」五講中,為大家講解春劫的特質,我一再強調: 上帝交付春劫的天命給天帝教,交付給師尊,也交付給同奮。面對廿一世紀來臨,世界的局勢與兩岸關係真是變化多端,春劫真是來得快也去的快,我們同奮要深入了解什麼是春劫?才能面對春劫,才能做好在春劫時期的救劫工作。

  希望各位同奮在五十五天中,盡自己的心、盡自己的力,放下自己,虔心學習,在五十五天中都能有所得,通過五十五天上山修道之後,都能夠下山行道!